人工挖孔樁施工
適用范圍:干處,較穩(wěn)定地層
施工準備:核圖,編寫施工方案、細則,技術交底,場平放樣,準備材料、設備,混凝土配合比,施工用水、電、路、訊,人員,等。
挖孔設備:儲料斗,提升機,提升繩,換風機,梯子,拌合機,振搗器,護壁內模板,強提保險繩,安全帽,防護裝置,等。
挖孔施工:分段逐段下挖至設計深度。
孔底混凝土缺陷
樁身聲測結果為樁底混凝土有缺陷,表明孔底有沉渣或澆樁時混凝土封底不成功。采用鉆孔清洗后注漿處理。
施工中應認真清孔,滿足規(guī)范要求后再澆樁內混凝土,確保首灌封底混凝土足量連續(xù)注入孔底。
樁頂混凝土強度不足
為樁內混凝土澆筑高度測量不準,或浮漿太厚,或孔內自壓水頭不夠不能自密所致。采用撥掉樁頂部分的質差混凝土后重澆。
施工中孔內自壓水頭不夠時振搗,嚴格清孔質量,制作可靠的測深設備,并繪制澆筑高度-混凝土數(shù)量的關系曲線,如有異常,及時分析處理。
鉆孔灌注樁通常問題及處理辦法
1. 塌孔1.下鉆頭、下鋼筋籠的時候碰壞了孔壁。2.護筒沒有埋設好,傍邊漏水,使井口水位低于地下水位標高,產生負水壓力。沖刷孔壁。3泥漿濃度過低。4.流沙、淤泥、碎石層進尺過快??妆谖醇皶r護好。4.下導管的時候可能碰壞孔壁。
2. 孔位偏移1.機架不穩(wěn)、鉆桿不直。2.地層軟硬不均。3.遇到孤石、探頭石。
3. 流沙1.孔壁松散,流入孔底。2.粉砂層,泥漿比重小,護壁沒到位。處理:加粘土塊石,用樁基用小沖程慢進尺,把石塊、粘土擠入流沙層。
4. 不進尺1.粘土層排渣未到位。2.回旋鉆鉆頭角度未調好。3.鉆頭過輕。4.泥漿比重過小。
5. 鋼筋籠變形1.鋼筋籠過長。2.無墊塊。3.下鋼筋籠未垂直。4.分段焊接,加箍筋。
縮徑主要是地質原因1.進尺要慢。2.泥漿濃度加大,護好孔壁。3.加大錘直徑。
6.1.砼和易性不好,離析。2.導管埋深過大。3.澆筑過程中,砼等待時間過長,砼已經(jīng)初凝。4.導管高度不夠,沖擊力不夠。